新闻中心

乡村振兴|华东理工大学社会工作系参访云南寻甸凤龙湾小镇并建言献策

发布者: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作者:徐选国摄影:袁易卿来源:社会学院发布时间:2020-09-04浏览次数:11



2020年8月3日下午,华东理工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院长何雪松教授、法学院院长张昱教授、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党委副书记储琰、社会工作系主任朱眉华教授等一行14人参访了云南省寻甸县重点打造的旅游生态区——凤龙湾风景区,并积极为风景区可持续发展建言献策。景区内有俗称“小三峡”、“五彩湾”等景色,其中以“石板河”峡谷里的瀑布群最为迷人。寻甸县人民政府副县长杨正龙陪同调研组进行了走访调研,景区开发公司总经理周永刚介绍了风景区的地理区位、建设目标、核心项目等内容。


图为风景区开发公司总经理向调研组介绍凤龙湾小镇建设情况


经过约2个小时的参观走访后,调研组来到凤龙湾小镇会客厅,与寻甸县人民政府副县长杨正龙、景区开发公司总经理周永刚就凤龙湾风景区如何参与乡村振兴、助力精准扶贫等议题进行了座谈交流。周总经理介绍了小镇坚持“一镇带三村”的发展思路,坚持“政府主导、企业投资、村民主体、高校参与”的建设模式,旨在通过建设生态风景旅游度假区,辐射周边三个村庄的经济社会发展,致力于巩固脱贫攻坚成效、接轨乡村振兴,打造乡村振兴的寻甸样本。


图为调研组与寻甸凤龙湾小镇相关人员座谈交流


华东理工大学社会工作系主任朱眉华教授针对凤龙湾风景区的开发情况,提出两点建议:一是要让风景区建设融入地方特色和本土元素;二是在协同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进程中要注重激发村民的主体性,实现以人为中心的小镇经济社会发展模式。

法学院院长张昱教授从理念和行动两个方面为凤龙湾小镇的发展提出建议:在发展理念上,应坚持共创、共建、共治、共享的原则。在发展策略上要注重把“游客留下”,具体而言,要加强旅游项目之间的连接性,在小火车和游艇观光项目之间增加码头、上山采摘等项目,丰富项目的意涵;针对村民的主体性激发而言,可以尝试建立社会工作站,加强旅游文化建设、促进村民生活习惯形成、加快村民的公共性养成,以此作为小镇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维度。

华东理工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院长何雪松教授从三个方面对凤龙湾小镇发展提出建议:一是立意问题。要从更高的高度来认识凤龙湾小镇建设问题,其核心是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小镇可以朝着建设成为新的生产、生活、生态共同体的方向进行深化。二是关系问题。“一镇带三村”的理念很好,但是如何真正让周边村民真正从小镇发展中受益,要处理好风景区开发运营与村民关系,并让外部游客在旅游过程中感受到这种独特的地方经济社会文化。三是发展模式。凤龙湾小镇建设可以朝着一种社会经济的模式进行探索,注重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和共享经济等核心特征。

在乡村振兴战略进程中,通过产业发展巩固脱贫攻坚成效,助力农村社区实现生计可持续发展的同时,要实现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等目标,需要进一步构建起党建引领、政企合作与政社分工、村民主体建构等相结合的基层社会治理体制机制,助推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


图为凤龙湾小镇孔雀书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