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脱贫攻坚|华东理工大学社会工作系调研寻甸小海新村并建立脱贫攻坚实习实训基地

发布者: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作者:徐选国摄影:袁易卿来源:社会学院发布时间:2020-09-04浏览次数:421





2020年8月4日上午,华东理工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院长何雪松教授、法学院院长张昱教授、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党委副书记储琰、社会工作系主任朱眉华教授等一行14人赴云南寻甸县塘子街道小海新村进行调研。华东理工大学驻寻甸干部、寻甸县委常委、副县长董玉国陪同,寻甸特色产业园区副主任胡永庚、塘子街道党工委书记李红松等参与了座谈。


图为华东理工大学社会工作系调研组与寻甸县相关人员座谈会


调研伊始,调研组参访了小海新村村民委员会主任家,与村民委员会主任夫妇就脱贫情况,搬迁后适应情况等进行了交谈。


图为调研组在小海新村村民委员会主任家中交流


随后,调研组与寻甸县相关领导、塘子街道干部以及下辖的钟灵社区、小海新村等相关人员进行了座谈交流。董玉国副县长介绍了寻甸县近年来开展脱贫攻坚的做法和成效,并就目前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衔接过程中的一些问题,提出了未来与华理社会学、社会工作力量合作的设想。



塘子街道党工委书记李红松首先介绍了塘子街道和小海新村的脱贫攻坚情况和成效,同时肯定了华东理工大学社会工作师生过去一年对小海新村的积极贡献,并表示希望继续深化与华东理工大学的合作,以进一步巩固脱贫攻坚成效。



寻甸特色产业园区副主任胡永庚就未来华东理工大学在小海新村建立的脱贫攻坚实习实训基地提出了几点期待:一是希望从社会治理的角度来解决仍然有一部分村民居住环境恶劣、生活条件艰苦,但就是不愿意搬迁的问题;二是希望华理专业力量进一步依托小海新村辐射周边村庄,继续助力塘子街道乡村振兴建设;三是希望实习实践基地能够建立基层信息员制度,结合实际搜集资料,定期向上报备,及时回应基层问题。



何雪松院长指出,学生在寻甸实习实践过程中成长明显,过去一年里结合小海新村实际,订立了“新村·新民”行动计划,开展了小海学堂、编制《小海村史》等具有特色的品牌项目,成效显著。何院长表示,今后继续深化在小海新村的合作实践,进一步延续小海学堂,在《小海村史》方面尝试进行可视化转化;同时,以小海新村为中心辐射周边乡村,加大社会工作专业力量参与农村基层社会治理的效能。何院长表示,要保持合作效果和治理效能,前提是有效的组织保障,希望今后在县委县政府、塘子街道各级领导的支持下,通过多方合作,真正把治理成效做出来。何院长同时鼓励老师和学生要深耕中国基层,真正把论文写在中国大地上。



华东理工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党委副书记储琰就未来双方合作提出了两点展望:一是在延续去年相关项目的基础上,依托塘子街道青年社区干部党支部,对年轻的基层村社区进行培训;二是加强华理社会工作系党支部与塘子街道青年社区干部党支部的联建共建。



最后,华东理工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院长何雪松教授与寻甸县塘子街道党工委书记李红松为华东理工大学社会工作教育参与脱贫攻坚实习实训基地进行了揭牌仪式,双方签署了合作框架协议,拉开了双方进一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助推乡村振兴战略的新篇章。




华东理工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长期坚持“立足国情、借助实证、专业介入”的原则,积极参与到国家和地方社会经济发展议程之中。在过去二十多年来,学院积极参与到江南地区、华南地区社会经济发展进程之中,当下及今后,华理将立足近几年在寻甸脱贫攻坚进程中的实践基础,进一步加强对西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探索和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