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授博士生导师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 华东理工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 应用社会学研究所所长、社会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站长 上海高校智库·华理社会工作与社会政策研究院研究员 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UBC)高级访问学者(2016/9) 学科领域:社会学、社会工作、社会政策 电子邮件:youngdr@ecust.edu.cn 简历/教育背景 2006/6—至今,华东理工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教授。曾任社会学系副系主任、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分党委副书记。现任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应用社会学研究所所长、社会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站长。2013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2021年入选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 2004/9—2006/6,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社会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讲师,社会学博士后,师从郑杭生教授。 2001/2—2004/3,浙江大学人文学院,博士研究生,史学博士,师从杨树标教授。 1998/9—2001/6,江西师范大学文旅学院,硕士研究生,史学硕士,师从廖信春教授。
【研究方向】
理论社会学及应用、社会转型与社会治理、城乡社会学、消费社会学、社会工作 【研究项目】 Ø在研课题:
1.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2VRC177):共同富裕进程中县域乡村振兴研究,主持人。 2.上海市教委科研创新计划人文社科重大项目(滚动支持,2025GDSKZD01):乡村振兴视野下的新型城乡关系研究,主持人。
Ø已结项课题:
1.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6ZDA078):中国特色社会体制改革与社会治理创新研究,主持人(原首席专家为徐永祥教授,2019年5月经国家哲社规划办批准变更)。 2.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5ASH001):郑杭生与中国社会学理论自觉研究,主持人。 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07CSH007):社会学视野下的“乡财县管”与新农村建设:以河北定州和江苏吴江为例,主持人。 4.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5ZDC028):构建全民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研究:聚焦人口流入型地区(首席专家:曹锦清教授),子课题四负责人。 5.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NCET-13-0799):社会学视野下的“省直管县”研究:以安徽省为例,主持人。 6.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06JC840002):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社会学研究:以河北定州为例,主持人。 7.上海市教委科研创新计划人文社科重大项目(2019-01-07-00-02-E00047):乡村振兴视野下的新型城乡关系研究,主持人。 8.上海市教委科研创新重点项目(09ZS63):消费主义视野下的乡村社会变迁:以江苏吴江和河北定州为例,主持人。 9.民政部“2016年度中国农村基层治理创新理论研究”部级课题:乡镇服务型政府建设研究,主持人(项目成果获民政部部级二等奖)。 10.民政部2016年度“三社联动”机制下社会福利事业发展研究部级课题:“三社联动”机制下社会工作与社会福利关系研究,主持人。 11.中国浦东干部学院长三角改革发展研究招标项目:城乡发展一体化保障机制研究,主持人。 12.全国家庭教育科研规划课题(2011-2015):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主持人。 13.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2005038100):社会转型期农民的消费结构与乡土重建:一个以河北定州为例的社会学研究,主持人。
【研究成果/论文】 Ø理论社会学研究 1.杨发祥、汪熹成:《社会运行论与标识性社会学理论的知识生产》,《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CSSCI)2024年第12期。 2.杨发祥、胡可欣:《实践结构论的理论意涵、现实基础与价值关怀》,《社会学评论》(CSSCI)2024年第6期。 3.杨发祥、胡高强:《理论自觉与中国特色社会学“三大体系”构建——以郑杭生学术历程为例》,《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CSSCI)2021年第1期。 4.杨发祥、杨发萍:《乡村振兴视野下的新型城乡关系研究——一个社会学的分析视角》,《人文杂志》(CSSCI)2020年第3期(《新华文摘》2020年第12期论点摘编)。 5.杨发祥、王镜新:《社会互构论的方法论预设及其学术意义》,《学习与实践》(CSSCI)2020年第3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20年第8期全文转载)。 6.李秋祺、杨发祥:《中国经验研究及其拓展何以可能?——以郑杭生的“主体意识”概念为例》,《社会建设》(CSSCI扩)2022年第1期(《新华文摘》(网络版)2022年第17期全文转载)。 7.杨发祥:《郑杭生中国特色社会学思想的形成与发展——基于理论自觉的视角》,《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CSSCI)2018年第5期。 8.李秋琪、杨发祥:《逆全球化危机中的移民认同与社会团结》,《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CSSCI)2019年第5期。 9.杨发祥、王镜新:《现代性社会理论的文化嬗变与内在超越——基于马克思和拉什的比较》,《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CSSCI扩,北大核心)2018年第3期。 10.杨发祥、周贤润:《郑杭生社会学中层理论谱系研究——基于学术史的视角》,《福建论坛》(CSSCI)2015年第11期。 11.杨发祥:《城市社会发展与郑杭生社区建设思想研究》,《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CSSCI)2017年第2期。 12.杨发祥、罗兴奇:《乡村建设与郑杭生农村社会学思想研究》,《甘肃社会科学》(CSSCI)2016年第5期。 13.杨发祥:《中国特色社会学理论的建构历程及其内在关联》,《河北学刊》(CSSCI)2006第1期。 14.杨发祥:《承前启后的重要理论成果——〈郑杭生社会学学术历程〉评介》,《社会》2005第5期。 15.茹婧、杨发祥:《迈向空间正义的国家治理:基于福柯治理理论的谱系学分析》,《探索》(CSSCI)2015年第5期。
Ø社会工作研究 1.杨发祥、李安琪:《社会工作介入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研究:基于情感劳动的视角》,《学海》(CSSCI)2021年第3期(人大复印资料《社会工作》2021年第6期全文转载)。 2.杨发祥、王杰:《中国社会工作的话语体系建构》,《学海》(CSSCI)2018年第3期(《社会科学文摘》2018年第7期、人大复印资料《社会工作》2018年第9期、《新华文摘》2018年第20期全文转载)。 3.杨发祥、叶淑静:《结构性约束与主体性建构:社会工作者的职业认同》,《江海学刊》(CSSCI)2016年第6期(《新华文摘》2017年第6期全文转载)。 4.杨发祥、叶淑静:《社工薪酬的结构性困境与可能出路——基于珠三角地区的经验研究》,《江苏行政学院学报》(CSSCI)2016年第8期(人大复印资料《社会工作》2016年第12期全文转载)。 5.杨发祥、徐选国:《农村社区灾后生计发展项目的社会工作介入——一个整合性脱贫行动的分析框架》,《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CSSCI)2014年第1期。 6.杨发祥、何雪松:《灾后社会重建中的社工介入:理念、目标与方法——基于四川省都江堰Q安置点的实证研究》,《甘肃社会科学》(CSSCI)2010年第3期(人大复印资料《社会工作》2010年第9期全文转载)。 7.杨发祥、闵慧:《中国农村社会工作发展探析》,《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CSSCI)2011年第1期(人大复印资料《社会工作》2011年第7期全文转载)。 8.张燕婷、杨发祥:《学校社会工作嵌合发展的演进逻辑与实践策略》,《学海》(CSSCI)2023年第1期(《新华文摘》2023年第16期论点摘编)。
Ø社会转型与社会治理研究 1.何怡、杨发祥:《跨越新的区隔:数字赋能县域城乡空间融合发展的路径探索》,《江淮论坛》(CSSCI)2024年第5期。 2.杨发祥、李金梦:《环卫工人职业选择的行动逻辑及其内在张力——基于上海市陇上街区的田野调查》,《江苏行政学院学报》(CSSCI)2024年第2期。 3.杨发祥、沈锦浩:《超越技术堕距:数字乡村建设何以可能?》,《中州学刊》(CSSCI)2022年第12期(《新华文摘》(网络版)2023年第10期全文转载)。 4.顾楚丹、杨发祥:《驯化抑或互构——社交平台“数字灵工”的算法实践》,《探索与争鸣》(CSSCI)2023年第5期。 5.顾楚丹、杨发祥:《把不确定性当作文化:互联网平台企业的日常实践逻辑及其反思》,《社会科学》(CSSCI)2022年第12期。 6.杨发祥、王乐全:《新发展阶段县域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研究》,《贵州社会科学》(CSSCI)2022年第10期。 7.杨发祥、郭科:《县域视角下乡村振兴的理论框架及行动方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CSSCI)2022年第5期。 8.杨发祥、闵兢:《“鸡娃”的生成:现实图谱、制度型塑与文化建构》,《学术论坛》(CSSCI)2022年第3期(人大复印资料《社会学》2022年第11期全文转载)。 9.杨发祥、郭科:《全域治理:基层社会治理的范式转型》,《学习与实践》(CSSCI)2021年第8期(人大复印资料《社会学文摘》2022年第1期)。 10.杨发祥、闵兢:《社会理性视角下构建社区治理共同体何以可能?》,《江苏行政学院学报》(CSSCI)2021年第5期。 11.杨发祥、郭儒鹏:《从环境治理到组织化扶贫:“十户一体”实践模式研究——基于内源性发展的分析视角》,《新视野》(CSSCI扩,北大核心)2019年第5期(人大复印资料《社会学》2019年第12期全文转载)。 12.杨发祥、郭儒鹏:《嵌入、建构与增能:民族地区精准脱贫的实践探索——以贵州省T县为个案》,《江苏行政学院学报》(CSSCI)2019年第2期。 13.杨发祥、严骏夫等:《条块矛盾再生产:政府机构下沉改革的实践悖论——以上海市J区房办下沉为例》,《甘肃行政学院学报》(CSSCI)2019年第6期。 14.毛安然、杨发祥:《深度贫困地区金融扶贫的政策设计与实践悖论》,《甘肃社会科学》2018年第5期(人大复印资料《金融与保险》2019年第2期全文转载)。 15.杨发祥、伍嘉冀:《“省直管县”下的新型县域治理何以可能?——以安徽省桐县为个案》,《江苏行政学院学报》(CSSCI)2017年第3期。 16.杨发祥、伍嘉冀:《“省直管县”下的府际信任与关系重构——以安徽省桐县为例》,《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CSSCI)2017年第7期(人大复印资料《公共行政》2017年第10期全文转载)。 17.杨发祥、伍嘉冀:《“省直管县”制度变迁与路径依赖——基于历史制度主义的分析视角》,《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CSSCI扩)2017年第2期。 18.Wu Jiaji, Yang Faxiang.“Province Governing Counties Reform”: Intergovernmental relations and grassroots governance,2016 Annual Conference of North American Chinese Sociologists Association(NACSA). 19. Wu Jiaji, Yang Faxiang. “Power Relationship Reconstruction:The System Design and Institutional Dilemmas of “Province Governing Counties Reform”,2015 Annual Conference of Asian Group for Public Administration(AGPA). 20.杨发祥、徐少睿、卢达明:《孤残儿童机构照顾的实践模式及其优化路径——以广东G市社会福利中心为例》,《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CSSCI扩,北大核心)2016年第3期。 21.杨发祥、李卓航:《深度老龄化背景下机构养老服务的结构性瓶颈——以上海为例》,《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CSSCI)2014年第4期(人大复印资料《社会工作》2015年第3期全文转载)。 22.杨发祥、茹婧:《新型城镇化的动力机制及其协同策略》,《山东社会科学》(CSSCI)2014年第1期。 23.杨发祥、茹婧:《村域空间转型与生活世界的流变——基于川东北X社区的个案研究》,《新视野》(CSSCI扩)2015年第6期(人大复印资料《社会学》2016年第2期全文转载)。 24.杨发祥、施丹:《镇管社区:社区管理模式的一种新探索——以上海浦东S镇为例》,《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CSSCI)2012年第7期(《新华文摘》2012年第20期“论点摘编”)。 25.杨发祥:《新中国生育制度的历史回顾与反思》,《历史教学问题》(CSSCI)2011年第1期。 26.杨发祥、徐丹丹:《大都市郊区的农户收入结构探析——以上海浦东S镇为例》,《科学社会主义》(CSSCI)2011年第1期。 27.杨发祥、胡兵:《政社合作与公共服务体制的转型》,《学习与实践》(CSSCI扩展版)2011年第3期。 28.杨发祥:《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制度建构与实践策略:基于江苏省W市的实证研究》,《社会科学》(CSSCI)2010年第12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1年第4期、人大复印资料《社会保障制度》2011年第5期全文转载)。 29.杨发祥:《社区福利建构的理念与实践——基于广州市的实证分析》,《社会主义研究》(CSSCI)2010年第6期。 30.杨发祥:《新时期我国社会管理的创新之维》,《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CSSCI扩)2011年第1期; 31.杨发祥:《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实践模式及其优化策略》,《学术界》(CSSCI)2010年第7期(《新华文摘》2010年第20期全文转载)。 32.杨发祥、胡兵:《公共服务的体制性张力及其反思》,《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CSSCI扩)2010年第5期。 33.杨发祥、黄文:《农村生育制度的流变及反思》,《学习与实践》(CSSCI扩展版)2010年第10期(人大复印资料《人口学》2011年第2期全文转载)。 34.杨发祥:《民生取向与社区居民的生活质量——以深圳市社区建设为例》,人大复印资料《社会学》2008年第10期(原载《学习与实践》2008年第5期)。 35.杨发祥、林晓兰:《社会转型与知识分子心态——对王国维自沉的一种社会学解读》,《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3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现代史》2010年第5期全文转载)。 36.杨发祥、刘凤平、王铂:《社会政策视野下的农村融资环境研究——以山东潍坊坊子区“文明信用创评”实践为例》,《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4期。 37.杨发祥:《战争与社会变迁——以民国初期的南北战争为例》,《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4期(人大复印资料《历史学文摘》2009年第1期)。 38.Faxiang YANG:The Coupling Mechanism Between Social Policy and Local Governments----A Case Study for Rural Old-age Insurance of Wujiang Jiangsu Province,China-Australia Social Policy Forum (CASPF) 2008,Sep.28-29, 2008,Perth, Australia. 39.Faxiang YANG. The Farmers’ Medical Consumption in the Context of the New-Type Rural Cooperative Medical System,The 15th Academic Conference for International Consortium for Social Development(ICSD), July 15-20, 2007, Hong Kong 40.杨发祥、赵文远:《近年来中国乡村债务问题研究综述》,《中州学刊》(CSSCI)2006年第1期。 41.杨发祥、张飞来:《中国计划生育的法制化进程》,《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4期。 42.杨发祥:《社会学视野下的当代中国乡村债务》,《甘肃社会科学》(CSSCI)2005第4期。
Ø消费社会学与财政社会学研究 1.杨发祥、李安琪:《都市青年白领的宠物消费》,《青年研究》(CSSCI)2022年第1期。 2.杨发祥、胡高强:《区隔与整合:理解消费二重性的理论探索》,《新视野》(北大核心,CSSCI扩)2022年第2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22年第8期全文转载)。 3.杨发祥、李安琪:《成年童话:城市青年盲盒消费研究》,《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CSSCI)2021年第6期。 4.杨发祥、周贤润:《新生代农民工的消费认同——一个社会学的分析框架》,《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CSSCI)2015年第6期。 5.杨发祥、马流辉:《“乡财县管”:制度设计与体制悖论——一个财政社会学的分析视角》,《学习与实践》(CSSCI)2012年第8期。 6.杨发祥、刘楠:《乡财县管:理论视角与经验反思——一个跨学科的探索性研究》,《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CSSCI)2012年第4期。 7.杨发祥、贾梦宇:《“乡财县管”与新农村建设的路径探索——基于财政社会学的视角》,《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CSSCI)2013年第4期。 8.杨发祥:《中国农民消费结构研究:一个文献综述》,载郑杭生主编:《社会建设:理论与实践创新》,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9.杨发祥:《乡村场域、惯习与农民消费结构的转型——以河北定州为例》,《甘肃社会科学》(CSSCI)2007年第3期。 10.杨发祥:《广州社区居民的消费力分析》,载郑杭生:《和谐社区建设的理论与探索——以广州深圳实地调查为例的广东特色分析》,党建读物出版社2009年8月版。 11.Faxiang YANG.Social Changes in Rural Regions from Consumerism Perspective,The Academic Conference of “China’s Rural Development and Possible Reference for India”, Aug 2-7, 2016, Kolkada, India
【研究成果/编著/教材】 1.《理论自觉的先声:郑杭生与中国社会学自主知识体系构建》(专著),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24年11月版。 2.《低生育社会的来临:中国生育革命与政策抉择》(专著),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11年3月版(“十二五”上海重点图书)。 3.《反贫困社会工作:理论与经验的对话》,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23年5月版。 4.《社会保障理论教程》,副主编,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5.《社会保障实务教程》,副主编,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6.《冯玉祥家事》,与导师杨树标教授合作,江西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7.《百年巨变与振兴之梦——20世纪江西经济研究》,撰写其中一章(约4万字),江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8.《中国文化史纲》,撰写其中一章(约2万字),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获奖信息】 2024年10月,上海市优秀社会科学学会工作者 2022年9月,上海市高等教育研究生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 2021年6月,华东理工大学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 2020年9月,民政部全国民政政策理论研究三等奖 2018年11月,宝钢优秀教师奖 2018年11月,第十四届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2017年11月,教育部高等学校社会学类教指委全国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 2016年10月,上海市“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指导教师 2016年7月,上海市徐汇区“优秀共产党员” 2014年9月,上海市“育才奖” 2009年6月,华东理工大学“育英奖”一等奖
【社会活动】 1.教育部高等学校社会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 2.中国社会学会理事 3.上海市社会学学会副会长 4.中国社会学会消费社会学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 5.中国社会学会农村社会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6.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反贫困社会工作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7.《社会建设》杂志编委
|